为深化跨校区教学协同,推动教育质量提升,2月27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启东率教学团队赴丹江口校区开展专题教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专业成长赋能"为核心目标,通过听评课指导与学术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为校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午9时,由学院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教学一线,对《解析几何》《Java程序设计》等核心课程开展听课。督导组重点关注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分层教学实施策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通过课堂观察记录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互动模式进行评估。课后开展"一对一"诊断式评课,在肯定青年教师扎实专业素养的同时,就课堂节奏把控、差异化教学实施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当日下午,沧浪剧场学术盛宴精彩呈现。活动特邀多位嘉宾,围绕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展开多维对话。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优秀学生张袁龙以"破茧成蝶——时间看得见每一份努力"为题,生动讲述在学生会任职、创办图灵空间社团的成长故事,通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双轮驱动模型展示专业学习成果转化路径。ICT行业专家陈官雄立足产业前沿,通过大数据分析解读就业趋势,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学子提供职场突围策略。武枫老师以历年获奖案例为引,详解数学建模与蓝桥杯竞赛备赛要领,强调"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培养理念。闫林杨博士则带来人工智能主题分享,通过现场演示Deepseek智能对话系统,指导学生运用AI工具进行学业规划。

活动筹备期间,丹江口校区管委会通过加大宣传、场地调度、会务支持等举措,保障活动高效开展。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讲座既开阔学术视野,又明晰职业规划,特别是AI技术应用演示带来强烈的新鲜感和参与感。
此次跨校区联动是数计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督导-教师-学生"三维互动平台,不仅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闭环,更构建起"专业学习-竞赛实践-职业发展"的全链条育人体系。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区间优质资源共享,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编辑:王思源 责编:张玉龙】